“三模一案”高效课堂——构建以学生为主体的教学模式

时间:2017-08-18 00:00:00  来源:  作者:黄山市新世纪学校黄山市新世纪学校

中学部  梅宇

2016年1月15日,全国教育工作会议在北京召开。会上教育部明确提出坚持改革创新,狠抓工作落实,努力开创教育事业科学发展新局面的教育主张,即“以新的发展理念为引领,全面提高教育质量加快推进教育现代”。教育主张是时代的诉求,体现了现代社会发展对人才培养的新需要。在现代教育改革措施的推动下,以学生、活动、实践为中心的教学模式逐步推行。在这一思潮影响下,我校的“三模一案”高效课堂模式正是符合现代教育主张的革新举措。

“三模一案”教学模式,是指以一案(导学案)为依托,课堂上以学生为主体进行三个模块的活动(自学与交流、展示与提升、总结与反馈),学生自主探究式教学模式。

一、创新导学案,明确学习目标与重难点

爱因斯坦说过:“一个问题的提出往往比解决问题更重要。”学生学习的动力来自于好奇心与明确的目标性。因此,教师在课前要精心设计导入环节,让学生产生疑问和兴趣。而在此基础上,为了让学生在自主探究过程中把握知识的系统性,需要在导学案中纳入本节课的学习目标。这也使得学生能够产生追求目标的动力,潜移默化的达到开放性与深刻性的结合。

建构主义认为学习是学生自主构建知识的过程。导学案的作用,正是为了给予学生创造性构建知识的框架。

二、自学与交流,增强个性化与扩大学习空间

明确了学习目标与重难点就构建了本课的骨架。而要使得知识有血有肉,还要通过对课程内容进一步学习。自习模块的设计目的,是为了使学生能够明确知道对于本节内容自身存在哪些困惑,将个体的差异性内化为自主攻克问题的动力,从而提高学习效率。传统教学模式中,以教师讲授式教学为主。这一模式的弊端之一就是学生在被动的接受知识过程中,失去了主动思考的能力。而通过小组合作,学生相互帮助、相互答疑,既能够大大提高学生的学习参与度,又能够培养学生的团队合作意识。在课堂之上,扩大学习交流的空间,使得学习与成长不仅仅局限于课本。

三、展示与提升,获得成就感与突破重难点

要想让学生在教学活动中能够充分享受话语权,有事可做,除了小组合作探究还需要以班级为平台进行展示。这一展示环节是学生对自主探究结果的有效证明。并且教师在设计过程中可以结合知识的层次性,每个小组探究不同的内容,达到全班参与的目的。通过小组展示,既能够提升学生的成就感,产生集体荣誉感,还能够以多样性的方式提升学习效果。让学生真正成为学习的主体,感受到探究的乐趣,培养语言组织能力,得到全方面的提升。

四、总结与反馈,回归知识系统与高效教学

总结是对本节课的内容加以分析、概括和研究,是巩固所学新知并找出问题的重要环节,也是教学过程的基本环节。这一环节中教师根据学生的认知水平积极引导学生反思解决问题的过程,提升、归纳本课学习的新知、方法等。此外,这也是学生自主检验学习目标是否达成、重难点是否攻克的重要步骤。另外,适当的课堂练习还能够及时反馈学生真实的掌握程度。自此,学生既重现和复习了刚刚探究的知识,又在方法和技能方面得到了很大的提升,进一步提高了整节课的学习效率。

总之,“三模一案”教学模式坚持一切以人为本、促进人的全面发展,致力于打造创造性、开放性、多样化的课堂教学,这是现代教育主张促使下对传统教育教学模式的一大革新。从实际教学而言,将课堂还给学生,突出学生是学习的主体,使传统课堂焕发了新的活力,极大的提高了课堂教育教学效率。高效课堂也必会带来高质量的教育,培养更多时代所需的创新型人才。更重要的是,“三模一案”将培养学生自主学习能力作为发展目标,真正的实现“终身学习”从理论到实践。三模一案教学模式对于传统课堂的革新无疑起到了推动作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