谈谈“三模一案”教学法中的导学案

时间:2017-08-18 00:00:00  来源:  作者:黄山市新世纪学校黄山市新世纪学校

高中部   王樱

三模一案----三模:即三个模块,分别是自学与交流,展示与提升,总结与反馈;一案即学生的导学案。

本文主要谈谈导学案,导学案是经教师集体研究、个人备课、再集体研讨制定的,以新课程标准为指导、以素质教育要求为目标编写的,用于引导学生自主学习、主动参与、合作探究。它以学生为本,以“三维目标”的达成为出发点和落脚点,配合教师科学的评价,是学生学会学习、学会创新、学会合作,自主发展的路线图。包括:学习目标、学习重点、学习难点、自主预习、合作探究、教师精点、自主测评、学习反思、拓展延伸,存在的问题等环节。导学案的编写:导学案是教师精心指导学生进行自主学习,自主探究,自主创新的材料依据,从教师备课的角度来看,编写导学案是一种创造性劳动。在编写导学案的时候,应遵循以下一个原则:

1、课时化原则

尽可能的将一课时的内容写成一个学案。 按课时内容确定导学案的内容编写。这样,有利于调控课时学习的知识量,加强授课的计划性、针对性、时效性,构建高效课堂。

2、问题化原则

将教材中的知识点、德育点隐入创设的一个个具体的材料情景(生活场景)或课堂活动中。通过一个个具有探索性的问题,引导学生进入自主地学习之中。在问题的解决过程中,培养学生的能力。问题的设置,应当由浅入深,由易到难,充分考虑学生个性和认知规律,学科信息要准确,问题的针对性要强。设置的问题既有利于扎扎实实打好基础又有利于加强知识的拓展,强化与生活的联系,具有较强的思考性。从而有效地把学生引入课本,把生活纳入课堂,激发自主学习,引导交流讨论又学会看书。

3、方法化原则

在学生读书、思考、解答问题等环节的学习中,教师都要站到学生的角度去考虑问题,以便能够及时适时的点拨学生应该如何去做。学案中学习目标设计、疑难问题提示、解题思路、方法、技巧等指导性内容和要素,构成一条明晰的学法线。

4、层次化、递进性原则

导学案的设计,要体现教师对学生的因材施教,要让优等生看到挑战,中等生看到激励,学困生看到鼓励。不同层次的学生都能得到发展。无论在哪个层面上,都要让学生在“最近发展区”内去自主探究,获取知识。设疑应首先考虑其知识的层次性和个性的差异性,导学导练要有适当的梯度。做到这一点,教师必须对自己的学生的学习水平和知识状况有一个清楚的了解。

当然导学案教学也不是万能的,下面,我作为一个数学老师,想谈谈我对导学案的优缺点的认识。从备课研讨制作学案,我们把每一节课的教学目标,教学过程都设置成学生填空的形式,这样对学生自学起到了导航作用,然后当堂练习,课后检测,周周测等等均以试卷形式出现,确实方便了学生进行学习。

“导学案”的优点: 

1.它集中了备课组的集体智慧,有利于教师之间相互学习,共同提高。 

2.明确了每节课的目标,使教师和学生都能做到心中有数。 

3.导学案的运用使得课堂更有序更高效。 

4.导学案能更好地体现“学研考”这一模式,突出学生的主体地位。 

总之导学案是指导学生进行预习的一种方式。它着重培养学生的自学能力,充分体现了学生在学习过程中的主体地位;教师则起引导作用,引导学生有目的的进行预习,帮助学生解决问题。教师在课前将本节课的学习要求、重点、难点以学案的形式发给学生,学生通过对教材内容的预习完成导学案。在课堂学习中,教师根据学生完成学案的情况调控教学,将学生能通过预习解决的问题交给学生讲解,将个别学生不能独立解决的问题组织学生讨论交流,并结合师生评价、生生评价、生师评价等形式肯定学生的学习效果,激发学生学习的兴趣和学习的自主性。这种方式可在一定程度上提高课堂容量,并可有效促进学生潜能、个性、创造性的发挥,使每一个学生都具有自信心,逐步提高学生的自学能力。我们学校目前正在推广“学案”导学式课堂教学,在教学实际过程中,导学案有以下作用:“导学案”应课堂教学改革与传统教学模式的矛盾而生,我认为它很好的解决了这两者之间的矛盾,它既可以将学生自主学习引入正轨,又将学生可以自主探究理解完成的知识点与题目在课下解决,这样,课堂上教师就有足够的时间与学生共同研究解决本节课的重点与难点,从而提高了课堂效率。它既要能够指导学生自主的学习,又要让课堂教学高效实用! 

“导学案”的不足: 

1.在导学案设计上清楚完整地反映了一节课所要求掌握的知识点以及应培养的能力。但缺少给学生留出记笔记和思考空间,某程度上限制了学生的自我调节和提高; 

2.目前,“学案导学教学法”主要追求的直接目标是教学效果和学生学习成绩与质量的提高。但从长远看,其目标不应只停留在这一水平上,它将与学生主体性的发展相关,那就是通过围绕“学案式”教材的使用使学生会学习,并培养学生学习的主题意识及自我意识,让学生做学习生活的主人。 

3.课堂环节多,容量大的课时容易处理不完当堂的任务,会占用课下的时间;学生本身学习存在很大的差异,但是导学案在使用的过程中不能体现学生的差异,不利于中等偏下的学生掌握课堂的内容。 

总之,导学案的设置,使学生需要在课前自己动脑筋独立完成预习提示或教师所提出的具体要求,还要收集各种资料,在这一过程中,学生的自学能力得到了培养。学生在预习中付出的努力得到了恰当的认可,评价满足了学生自我实现的需要,成功的体验就会象催化剂一样,让学生兴趣倍增,推动着学生在学习的道路上勇往直前。

下面附上我自己设计的一个导学案:

3.2.3直线的一般式方程》导学案

任课教师:王樱

【学习目标】
知识与技能:

1)明确直线方程一般式的形式特征;

2)会把直线方程的一般式化为斜截式,进而求斜率和截距;

3)会把直线方程的点斜式、两点式化为一般式。
过程与方法: 学会用分类讨论的思想方法解决问题。
情感态度与价值观:

1)认识事物之间的普遍联系与相互转化;

2)用联系的观点看问题。

【学习重点、难点】
重点:直线方程的一般式。
难点:对直线方程一般式的理解与应用。

【学习过程】

模块一  自学与交流

1.直线的方程有几种形式?指明它们的条件及应用范围。

名称

几何条件

方程

局限性

点斜式

_______

____________

只适用于不垂直于轴的直线

斜截式

斜率___,轴上的截距___

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__

两点式

和点

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

截距式

轴上的截距__

轴上的截距__

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_

2.由下列各条件,写出直线的方程,并画出图形。

1)斜率是1,经过点

2)在轴和轴上的截距分别是-7,7

3)经过两点

4轴上的截距是7,倾斜角是.

①观察,如果把四个图形全部画在一个直角坐标系中,你能发现什么?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②把四个方程的等号右边全部化为0,且的系数化为1,你又能发现什么?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思考:

1)平面直角坐标系中的每一条直线都可以用一个关于的二元一次方程表示吗?

(提示:从斜率存在和不存在两方面考虑)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每一个关于的二元一次方程不同时为0)都表示一条直线吗?

(提示:从两方面分类讨论)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4.直线的一般式方程定义:

在平面直角坐标系中,关于的二元一次方程_______________,(其中____________)叫做直线的一般式方程,简称________.

5.把点斜式、斜截式、两点式和截距式化为一般式.

1)点斜式一般式_____________________;

2)斜截式一般式_____________________;

3)两点式一般式_____________________;

4)截距式一般式_____________________.

6.一般式优点:直线的一般式方程可以表示平面上的所有直线,而点斜式、斜截式、两点式和截距式都有各自的局限性<span style="line-height: 24px; background-image: initial; background-position: initial; background-size: ini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