路漫漫其修远兮,吾将上下而求索

时间:2017-08-18 00:00:00  来源:  作者:黄山市新世纪学校黄山市新世纪学校

——浅谈新课改下的语文阅读教学

       新世纪学校小学部  何欢欢

     

【摘要】

《新课程标准》指出:“要让学生充分地读,在读中整体感知,在读中有所感悟,在读中培养语感,体验品味。”新一轮课程改革给语文阅读教学带来了全新的体验,阅读教学在语文教学中占据着重要的地位,与学生的成长关系密切,提高阅读教学的有效性是提高语文教学质量的关键。从整体上把握新课标的阅读教学的总目标和阶段目标,重视学生的主体地位,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通过培养学生的情感价值观,使学生养成良好的阅读习惯。

【关键词】课改    有效性    主体性   兴趣   价值观

正文:

常言道“小学语文不能“小”看,其实它大的很、深的很、难的很,因为它紧紧联系着色彩斑斓的世界。新课改下的阅读教学它亦是如此。“阅读教学”它不是单一的“阅读“,不是单一的“朗读”,更直白的说,他不是“读书”、“读课文”。反其道,我们身为教师,课堂的教学,却往往是单一的“阅读”、单一的“朗读”,单一的“读书”、“读课文”,认为书声琅琅,有感情的朗读课文,这样就是最好的阅读教学模式。在研读了新课改之后,让我深深的体会到这样的想法实在“单一”。阅读教学它更是“阅读”“朗读”“读书”“读课文”的结合体。

我们为人师、为人表,又该如何真正的立足于那璀璨的三尺讲台上?从过去和现在的阅读教学来看,小学语文阅读教学仍过于古板和落后。《新课程标准》指出:语文阅读的认识过程应是系统而完整的,由浅入深、由易而难的循序渐进的认识过程。它应起始于学生对课文的“感知”,而发展为对文章内容的“理解”,目的是让学生能运用已掌握的知识自己分析、解决问题。本文是我对目前新课改下阅读教学的几点粗浅认识:

一、阅读教学存在的不足现状

从过去和现在的阅读教学来看,小学语文阅读教学仍过于古板和落后,阅读教学高耗低效是症结。其一,面面俱到,课前导入沉长而宽泛;其二,无的放失,教学起点滞后于学生学生认知;其三,放任自流,缺乏真确的导向,等等。教师如何发挥好“信息重组者”和“学习指导者”这两个角色,待人深思。

二、阅读教学的重要性分析

阅读教学一直是语文教学的重要部分,也同样是最容易被忽视的部分。首先身为教师要多阅读教育报刊,了解阅读教学的重要性。曾看到这样一篇报道:“一个不重视阅读的学生是缺乏获取新知识能力,缺乏发展潜能的学生,一个不重视阅读的民族,必然是一个没有希望的民族”,可见,阅读能力是获知、创新的基础。就学校教育来讲,它将直接影响其他学科的知识的掌握与能力的习得。“在语文教学中实施素质教育,培养学生的综合能力”这一任务已经摆在了我们每一位语文教师的面前。

人们常说“读书百遍,其意自现。”如《新课程标准》中对朗读一项的要求是正确、流利、有感情。我想其中的有感情绝非是老师或学生完全个性的释放,而是在理性地深入了解课本内容后,尽可能地体悟作者的思想感情,还原文章的本色。这里的读书就与我们小学语文教学中的阅读教学紧密相连。

三、阅读目标设定的重要性

教学目标,是指通过语文教学活动所要达到的境地或标准。古人重视“文以载道”,道为主,文为辅。自古以来,围绕语文教学目标问题出现过多次争论。相关资料显示,近代以来,争论的焦点主要集中在文与道的兼容、排斥、孰轻孰重等方面,进而由此引起了语文教学思想、课程设置、教学手段和方法等方面的许多争论。我们在教学中制定的教学目标它反映了目前存在的比较普遍的问题:一是表述形式杂乱,盲目套用,随意性大,缺少规范;二是表达内容宽泛,语文本质特征不足,抽象概括有余,缺少准确性。

阅读教学目标的制定,我想必须处理好“重点”与“一般”的关系,“整体”与“部分”的关系,“适度”与“过度“的关系。每个学段的阅读目标相互联系,层层深入,循序渐进,一方面,课堂教学中要落实教学目标,必须紧紧围绕着教学目标来精心选择和组织教学内容、设计相应的教学策略;另一方面,要从教学目标的角度制订真正促进师生发展的评价体系。最具有一定的代表性的是1991年上海《九年制义务教育语文学科课程标准》。随着课改,《语文课程标准》的颁布,已经明确制订出语文教学总目标和各学段阶段目标,它有助于教师明确学生“学什么”和检验学生“学”得怎么样,明确学生“怎么学”和教师“怎么教”的问题。由此,我们深深感到,有关教学目标的一些相关问题我们现在必须非重视不可。当然,准确制订教学目标并不是我们的终极目的,实现目标才是教学活动的最后归宿。因此,还要正确处理好教学目标与课堂实施之间的关系,处理好教学目标与教学评价的之间的关系。

四、阅读教学必须具有实效性 

《语文课程标准》明确指出:“阅读教学是学生、教师、文本之间对话的过程。”在阅读教学中,存在着多重对话关系,如学生与文本的对话,教师与学生的对话,学生与学生的对话,教师与文本的对话,但对话的中心是每一个学生个人。必须强调阅读的自主性和独立性,本文的意义是学生在阅读过程中自行发现、自行建构起来的,要让学生自己阅读、自己学会阅读。

《语文课程标准》明确指出:“阅读教学要重视朗读,要让学生充分地读,在读中整体感知,在读中培养语感,在读中受到情感的熏陶。”老师要非常重视学生的朗读训练,把朗读训练贯穿教学的整个过程,要多给学生创造朗读的机会,把朗读训练和理解课文有机结合起来,做到在理解的基础上朗读,通过朗读加深理解。例如教学人教版《一夜的工作》一课,可精心设计朗读训练:先质疑,请学生带着“目睹周总理一夜的工作,作者发出了怎样的感慨”的问题,引读文章中心段;再一边自由读一边体会“作者表达的感受”,引导学生揣摩语气和情感后,再请个别学生朗读,在感悟了作者说的话所包含的感情后;最后请学生分角色朗读。这样的设计体现了朗读指导的层次性和有效性。朗读时,教师可抓住文本中的经典词句,引导学生细读揣摩、涵咏品味其妙处,“品”读出字面背后的意思,让学生把自己的理解和感受带进文本中,通过朗读把自己的感受和体会表达出来,而不是单一的“读书”。

五、重视学生的阅读实践

语文是实践性很强的课程,培养学生实践能力的主要途径是语文实践。由此,落实学生阅读实践对于提高学生的阅读能力起到关键作用,它不仅是阅读教学的基本途径,更是阅读教学的根本目标。

那么在教学中如何对学生进行有目的、有层次地阅读指导和训练呢?“授人以鱼,不如授人以渔”也为广大教师所熟知。阅读教学应让学生在主动积极的思维和情感中,加深理解和体验,有所感悟和思考,受到情感熏陶,获得思想启迪,享受审美乐趣。因此,重视学生的阅读实践是提高阅读教学有效性的重点,在阅读教学中就必须处理好朗读与感悟,做到读悟结合,让学生在读中理解、读中体验、读中品味。

六、突出学生的主体地位

义务教育课程标准的《课程目标》中“总目标”指出:“教学中要培养学生具有独立阅读的能力,注重情感体验,有较丰富的积累,形成良好的语感。学会运用多种阅读方法。能初步理解、鉴赏文学作品,受到高尚情操与趣味的熏陶,发展个性,丰富自己的精神世界。”强调学生的主体地位,是整个总目标中十分重要的思想,也就是把每一个在阅读中的学生都视为一个独特的自我,这样才能做到目标中所说的在阅读中“注重情感体验”、“发展个性”、丰富自己的精神世界”等要求。

所以无论从情感态度和价值观来看,还是学习方式、能力培养方面都有充分体现,如情感态度和价值观的表述,是从学生主体发展的内在需要出发的,特别注意紧密联系语文学科的特点,将价值观的引导和提高文化品位、审美情趣联系起来考虑,将学习语文的自信心作为养成良好学习习惯的先决条件。

七、激发学生阅读的兴趣

培养阅读能力要注意培养学生广泛阅读的兴趣。孔子说:“知之者不如好之者,好之者不如乐之者。”兴趣是最好的老师。曾看到这样一篇文章,有位教师教了《蜘蛛的网》后,有个学生提出问题:“蜘蛛的网能粘住小飞虫,甲虫等等,它自己却不会粘住,是什么原因?”教师想不到学生会提出这个问题。教师随机应变,发动学生,说:“你们想想吧!看谁能想出来?”有个学生回答说:“因为蜘蛛身上有油,所以粘不住。”教师接着问:“你是怎么知道的呢?”学生答:“我在《动脑筋爷爷》那本书上看到的。”由于学生多看课外书,既提高了阅读能力又增加了科学知识,有了兴趣,学习内驱力被极大地激发起来,产生极强的学习动机。在教学中,我们常常发现有的学生在回答问题时能恰当地用上许多是在教材没学过的词语,可见,学生是在课外阅读获得的知识。

要提高阅读能力,光靠课堂教学几十篇课文远远不够,我们必须通过阅读教学,激发学生在课外主动找读物看的兴趣。但,学生的兴趣往往是不持久的,还需要教师注意调动学生思维的主动性。通过有目的、有计划、有方法、循序渐进的训练,去培养和发展,小学生的阅读能力才会得到逐步提高。

新一轮课程改革给语文阅读教学带来了全新的体验,然而,随着课改的深入,语文课似乎又失去了太多的“语文味”。在以后的阅读教学中,我们一定要充分考虑到《全日制义务教育语文课程标准》阅读教学目标的特点和不足,充分发挥教师在教学中的主导作用,从整体上把握新课标的阅读教学的总目标和阶段目标,重视学生的主体地位,通过培养学生的情感价值观,使学生养成良好的阅读习惯,有丰富的知识积累,并根据不同学生的特点进行教学,只有这样才能使语文阅读教学灵活多样,趣味十足。我们要像导游一样,一步步将学生引向柳暗花明之处。

作家峻青说:“人生的路很漫长,紧要处只有几步”,教学是人生中的心灵工作,是生命本身的一件乐事,既游离于学科,又与学科关系密切。真正意义上的教学是源自心灵的教学。它向我们展示,真正的教学是一个不断联系互动的过程,是教师心中的学生和学生心中的教师在独立和合作的探索热情中勇敢最求真理的实践活动。一句话与大家共勉:“我只是千千万万个普通老师的一员,也许我的一生永远是平凡的,永远与荣誉光环无缘,永远与名师称号无缘,但我有自己最大的收获,那就是学生时时刻刻对我的亲近和尊敬,这是无价的财富。”教师之路没有终点,小学语文教师之路也没有终点,我的小学语文之路更远未到达终点,“路漫漫其修远兮,吾将上下而求索”,我将继续在我人生的教学旅途上不断探索。

参考文献:

《小学语文新课程标准》2012年【最新修订版】  人民教育出版社·教育部

《九年制义务教育语文学科课程标准》1991年 上海教育出版社

《教育文汇》2006年6月第66期,刊号26—169,《教育文汇》编辑部

《小学语文》2010年第39期~48期,2011年第55期~60期,刊号82—992,人民教育出版社·课程教材研究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