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故都的秋》导学案

时间:2017-08-18 00:00:00  来源:  作者:黄山市新世纪学校黄山市新世纪学校

教师寄语:人生像攀登一座山,而找寻出路,却是一种学习的过程,我们应当在这过程中,学习稳定、冷静,学习如何从慌乱中找到生机。——席慕容

 

【学习目标】

1、培养朗读感悟、品味揣摩语言的能力。

2、体会故都的秋“清”、“静”、“悲凉”的特点。

3、领悟作者在文中流露出来的主观感情,借鉴文段的写作手法。

【知识储备】

一、作者简介

郁达夫(1896-1945),原名郁文,浙江富阳人。现代著名的小说家、散文家。出身于一个知识分子家庭。3岁丧父。从小熟读唐诗宋词和小说杂剧。曾赴日本留学,与郭沫若等发起创造社。自1913年始留学日本10年,饱受了屈辱和歧视。1921年7月第一部小说集《沉沦》问世,产生巨大的影响。1923-1926年先后在北大、武昌师大、广东大学任教。1930年3月发起成立中国左翼作家联盟。抗战爆发后,积极投入抗日救亡运动,后流亡苏门答腊岛坚持抗战,因精通日语被迫做过日军翻译,其间暗中保护和营救了不少印尼群众和华侨。1945年9月日本投降后被日本宪兵秘密杀害,终年50岁。1952年,中央人民政府追认他为革命烈士。
郁达夫的作品风格清新,抒情浓烈,有感伤情调,有时流露出颓废色彩,侧重于表现自我,带有较浓厚的主观色彩。他喜欢“静”的文学,写的也是“如水的文字”。主要作品有《沉沦》 《春风沉醉的晚上》 《迟桂花》 《出奔》等,在不同程度上揭露了旧社会的罪恶,向封建道德大胆挑战,有一定的积极意义,但也带有颓废情绪。

二、写作背景 
从1921年到1933年4月,郁达夫用相当大的精力参加左翼文艺活动和进行创作。 由于国民党白色恐怖的威胁等原因,郁达夫从1933年4月由上海迁居杭州,1936年2月离杭赴福州,在杭州居住了近三年。在这段时间里,他思想苦闷,创作枯竭,过得是一种闲散安逸的生活,并花了许多时间到处游山玩水,在一定程度上也是为了排遣现实带给他的苦闷和离群索居的寂寞。在游山玩水过程中,写了许多游记,这是他在这段时期创作的主要收获,为我国现代游记的发展作出了贡献。此文写于1934年,此时的中国,连年战乱,民不聊生,郁达夫也是居无定所,颠沛流离,饱受生活的愁苦和哀痛。1934年7月,郁达夫“不远千里”从杭州经青岛去北平,再次饱尝了故都的“秋”味,并于8月写下了优美的散文《故都的秋》。

 

 

【学习过程】  

一、自学与交流

读秋:  朗读课文。

品秋:  合作探究:作者在对这些景具体的描绘中,是如何体现故都的秋“清、静、悲凉”的特点的呢?请同学们从秋晨静观和秋蝉残鸣这两幅画面中任选一幅,合作探究。

方法:

①抓意象(景物)、品关键词句;

②圈出表现秋天色彩的词,标出传递声响的物名;

③分析文段中运用的写作手法;

④知人论世,联系背景。

要求:将讨论结果形成文字,写在下面的空白处。

 

二、展示与提升

赏秋:1、各组代表展示小组讨论结果。2、质疑评价。


三、总结归纳

悟秋:故都的秋的特点、文段的写作技巧

 

四、当堂练习

仿句练习:回头去看,郁达夫笔下的秋在哪里? 
 秋,在秋院的每一间低矮的破屋内,在___________________,在______________,在________________。

 

五、作业布置

1、积累有关秋的诗文。    

2、随笔: “我眼中的郁达夫”或“____________的秋”

 

【推荐阅读】《北平的四季》郁达夫       《想北平》老舍      《苦念北平》林海